第(2/3)页 虽言民为贵,但民究竟为谁在历朝历代都有不少的商榷余地。 他李世民虽称水能载舟亦可覆舟,但此前怒亦会骂人黔首田舍翁。 此时自省起来,也难免思绪纷飞,头一次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后世常说的时代之隔。 虽同为夏民,但那后世与他们这般王侯将相之朝确实完完全全不同。 “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 李世民悠然低诵,却旋即住口,只是侧过头去与皇后低声笑道: “我等这子孙后代,当真了不得也!” 帝后窃窃私言,那边文武也多兴奋难掩。 “以史为镜知兴替,以人为镜明得知,以这南宋为镜,则见昏君危殆之盛也。” 魏征也叹,本以为若论为君之昏聩亡国难有出炀帝之右者,但如今看来还是真真保守了一些。 贞观君臣本就对诗词文赋相当熟悉,兼之此前看后世所说盛唐事捎带了解了不少唐诗,但此刻看这《读史》所觉又完全不同。 “先读沁园春,再读此赋,几有岁月飞逝之感。” “虽诵读起来不如那李白壮诗上口,但若论着眼之高度,读尽前朝史也未有近者。” 房玄龄对这辞赋堪称是爱不释手,读过之后仔细揣摩了一番反倒又有颇多不解: “只是这辞赋较之此前要晦涩许多。” 对这个判断,贞观文武也是俱认同。 当然大体上还是能通过上古的燧人氏故事以及后辈说过不止一次的冶铁之别,来大概明了上阙所言。 而那下半部所写他们虽未必同意,但最终六字所慨叹,对房杜魏等人来说其中滋味反倒是尤有胜之。 李靖甚至当场自己起了个调子试着唱了一下,虽不是很满意但也将其中壮意勾起来不少,最终拍着椅子扶手大笑: “歌未竟,歌未竟!” “我唐武士尚能驭马,西极道万里之言尚未成真。” “唐歌未竟!” …… “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 赵普自然知晓李贺所写的典故: “三皇五帝神圣事,竟成迷魂也。” 赵普此时的感觉还是有一丢丢复杂的。 能与那昭烈太宗联系,自然便难免将此事与唐初汉末作比。 在这样的心态下,最近屡屡听闻两宋多丑事就难免气短。 好嘛,结果现在倒也没有必要气短了,毕竟在后世看来大家都差不多,俱是“骗了无涯过客”。 唯一值得欣慰的大概就是这岳飞与那造反的百姓给宋留了一些颜面。 但想想若是说将起来便是: “我宋虽疆域武德不如汉唐,但论造反的水平远胜汉唐尤甚” 似乎也非是寻常人能说出来的话。 第(2/3)页